朋友家翻新厨房那会儿,我进门就愣在玄关——地上铺的哪是水磨石啊?
分明是把星河揉碎了嵌进地面!
碎石混着彩色玻璃渣,在灯光下淌着细碎的光,踩上去却稳当得很。
这哪是我们记忆里灰扑扑的学校水泥地?
简直是美术馆搬回来的装置艺术。
水磨石翻红确实有道理。
预制板现在做得太精致,防滑耐磨还环保,和地暖更是绝配。
不过要我说,全屋铺满就太莽撞了。
朋友只用在玄关和阳台,深灰底色掺点金箔碎,铜条分割出几何块,复古味呼之欲出。
厨房灶台前铺了两平米,酱油渍一擦就净,比瓷砖接缝好打理得多。
现在地面材料早不是瓷砖地板二分天下。
上周去建材城逛,微水泥样品墙围满年轻人,哑光质地像揉过的宣纸,卫生间墙面地面浑然一体,死角污垢无缝可藏。
隔壁摊位的SPC石塑地板更神奇,泼杯水上去半小时就干透,仿木纹路差点骗过我这老装修的眼睛。
更绝的是软木地板,邻居给儿童房铺完让我试踩,脚底像陷进刚出炉的面包,孩子摔跤都不带哭的。
装修师傅老李说得实在:客厅就别碰软木了,挪个沙发都能留痕。
他家刚给别墅做的自流平倒是聪明,浇浆料像摊煎饼似的溜平,省了找平钱。
工业风灰调子配暖光射灯,家具往上一摆,立刻有了杂志大片感。
关键这材料导热均匀,地暖开了半小时,光脚踩上去脚趾头都舒展。
见过太多跟风翻车的例子。
城西那户非要学网红用浅色水磨石,结果铁条分格才两年就锈出斑痕。
还有人全屋铺微水泥,墙角没做弧形收边,热胀冷缩裂得像干旱的河床。
地面材料哪有什么神仙款?
得按着生活动线来。
天天剁骨头的厨房,防滑系数至少0.6才踏实;老人常走的过道,软木缓冲比防滑垫管用十倍。
材料费账更要细算。
瓷砖单价看着便宜,算上美缝和损耗,每平米加价三成不稀奇。
软木虽然贵点,可用在十平米卧室多花两千,抵得上买张护脊床垫。
有些品牌吹进口材质,其实国产树脂基水磨板早过欧盟检测了,价格还便宜四分之一。
现在流行人字拼地板,损耗率比直铺高20%,小户型更要精打细算。
说到底,地面是装着生活重量的画布。
朋友家阳台上那方水磨石,雨季摆藤椅听雨,晴日晾被单枕套,磨出毛边的拖鞋底蹭过石粒,反倒蹭出生活气。
比不得展厅里锃亮的地砖,可这份踏实感,不就是我们装修时最想要的吗?
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